四川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实践能力训练中心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建设在中国教育界有重要影响在全球有一定知名度的师范大学的总体目标,继续坚持以教学改革带动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努力建设水平一流、有较大影响的实验教学中心,进一步突出自身特色,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均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为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同时也为实验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确定了总体的目标和主要规划。
(1)实验室环境建设
学校一直重视实验室设备、环境、场地的建设力度,以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了建立省属高校一流的实践基地和创新教育平台,学校将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来加强实验室建设:
① 设立专项经费。优化、整合资源,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多专业共享、仪器设备先进和开放服务的实验中心,每年均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
② 加强过程管理。对经充分论证立项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为确保建设质量,严格按照“论证-立项-建设-验收”的程序执行。
③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提高实验室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2)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学校继续加大实验课教师的引进、培训和培养力度,将建设一支立志教学改革、专业技能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工作放在首位。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扩大兼职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来进一步开展中心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立项工作,鼓励实验教学的队伍建设。
①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规划。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对教师的工程实践活动给予经费支持。同时,进一步强化岗位考核。
② 进一步加大“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术造诣高的教授、副教授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共同研发、指导实验项目,提高教学水平。
③ 每年均设置自制仪器、实验技术与管理等项目,鼓励实验教师积极申报。同时,大力支持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国家自制仪器大赛等比赛,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工作有规划和目标。
④ 在职称评定、岗位评聘中单列“实验技术系列”,设立“教授级”高工。
⑤ 对国家、省、校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在岗位定级时给予一定的倾斜。
(3)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① 人才培养体系遵循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范生认证体系。
② 进一步深化学生能力培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中心管理机制,形成先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大纲。
③ 鼓励开展虚拟实验、开放共享实验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验领域,提高教学能力,降低成本和风险。
④ 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客观需求。